家居生活-与陌生人聊个天
网络 时间:2023-02-10
现当下,诸多生活行为都可通过手机,而不需与人打交道就能完成。譬如:买东西网上下单,去驿站扫码取得取件码,拿到后扫码签收;买菜网上下单,取团长整理好的货物,顶多告诉人家你的手机尾号,便可无多余的话;下单点外卖,快递员送货上门,说声“谢谢”便可再见。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习惯了,便都变成与手机对话的AI人物了。 我在家一个人呆久了,还真怕与社会脱节,去又对与陌生人对话有些微怯意。因此有悔错失聊天机会的,有勇敢跨步而鼓励自己的,有主动攀谈而欣喜的,做些细枝末节的记录。 未与老外主动提醒,悔之。 一日去驿站,一高大的老外帅哥与我在同一个货架前取走自己的包裹,他在前我在后,有巨人和矮人的既视感。他扫码后机器告诉他“您还剩一个包裹。“我没有出声,而是心里默念” One parcle left for you to pick up.". 后遭到店门口,他在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拆开包裹,我跟老板娘招呼了一声,他抬头以为是跟他讲话,应了一声。我走出门去,即刻就后悔了。 对快递员温暖问候,暖之。 一日顺丰送上门,一般都是小哥,这次却是个“小个子女生”。我瞧她小巧身貌,短发,口罩后的眼神,脱口问道“做这个辛苦吧,你怎么搬得动?” 她应该是没料到有人会如此与她攀谈,愣了会神,马上应到“还好吧,现在都有电梯。” 我继续说,“看你各自这么小,总免不了要搬东西的。” 她把盒子搬进我门里,放下,关门说“谢谢!”。 希望我随口的一句,给她些关爱,而不总是疏离与冷漠。 与老板娘长时聊天,乐之。 一日网上团购,发现提货点在一个眼镜店。取货时,就与老板娘攀谈,“你们开了多久了?” 得到答案便离开了。第二次去,就攀谈了一个小时。 一开始,聊的是“你理货挺快的啊.", 她说” 一搬一个小时吧,货不多半个小时就好了,再多的我也不想弄,主要是有人问上来,之前有个提货点关了,就做起来了。“ 后来就聊到孩子。她有两个孩子,都在小学,一个六年级一个小学,才搬过来一年多。聊孩子个性,话题就多了:男孩好还是女孩好,家里孩子的个性脾性是多话的,好动的,‘跟屁股上按个弹簧似的‘; 家里两孩子可闹腾了,都是话痨,孩子3点半就放学都到店里来,她自己都没的闲。 再后来聊到家庭。公婆都在原来的房子附近上班,小家庭就住到这边来了,都是为了孩子。她老公学医的-视觉医疗这块,本科读完,没有进医院,而是做“隐形眼镜”这行,就在全国最大的上海海昌工作。具体工作是-视觉培训,需要全国各自去出差的,不能跟她一起多分担家里的事情。 家庭自然离不开房子的话题。她原本住在这个小城市的一个镇上,住的挺舒服的,现在市区的房子在城西的好地段,虽然房子不大,但是整日有光照,把带飘窗的阳台做成榻榻米后,也够儿子和女儿有独立的房间,住的挺舒心的。原本的房子是公婆在住着,花园复式,上下层180多平米。一开始搬来新家,自然不习惯,住着也就舒服了。不想再折腾房子了,顶多集权凑巧,换了120左右的三房。 随后聊到开店。 她是在生完二宝后,开始辞职的。当时是她先生有创业的想法,就决定下来。原本先生劝他等二宝上幼儿园再做,她却是个利索人儿,说干就干,趁着热情。刚开始自然是辛苦的。 话题到她自己就聊远了,我的好奇心鼓捣着她讲了这二十年的历程。与先生是高中同学,来自苏北。她自己学会计的,却没考“会计证”,而是拿到了“报关员证”。她2003年毕业先是在淮阴找了个工作,在车间做统计,整理生产数据。订婚后就来昆了,因为男朋友的父母很早就在这边工作。很快就找到了报关行的工作,干了几年,订婚三年后结婚,紧接着大宝出生,由朋友推荐跳槽到另一家,工资涨一千多到四五千,就一直到二宝出生。应先生的想法而开始做生意。 谈到做生意,对女性的益处。原本一个小区里,顶多认识对门的邻居,这一开店,好些人都认识了,都到她这儿配镜,店的定位就是中低档的,不去弄上千块的,觉得没必要。能跟很多人聊天,前几日跟一个台湾人聊,就会发现个人的消费观是不同的,不是说有钱人就不买便宜货,也不是说没钱人就不买贵的包。 时间差不多了,我主动停止了聊天,老板娘热情地招呼“有空常来啊。“ |